冀中能源峰峰集團:“師帶徒”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2021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7個教師節,今年的主題是賡續百年初心,擔當育人使命。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事業也不僅僅只停留在學校課堂與三尺講臺。
縱觀企業發展歷程,正是因為有了無數的“能工巧匠”作為“老師”傳道授業,才有了青年職工“青出于藍勝于藍”的新生力量,也正因為有了無數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不厭其煩地手把手教學、面對面解惑,才有了企業愈加充實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近年來,峰峰集團始終將打造高質量職工隊伍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通過建立健全培訓體系、創新培訓模式,千方百計提升“師帶徒”活動效果,扎實做好傳幫帶活動,確保職工培訓接地氣、有實效,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
由該集團自編自導自演的微電影《西裝》,在2020年一舉斬獲冀中能源集團微電影大賽一等獎。影片講述了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阿正”在企業拜師學藝、爭當技術能手的勵志故事。而出演該片“阿正”角色的人,正是該集團峰煤焦化公司職工曹雄凱。
“我在企業已經工作了一年零兩個月了,先后實習了六個生產車間。”今年28歲的曹雄凱,是峰煤焦化公司合成氨車間的一名職工,他說,每到一個車間,單位都會安排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對其進行全方位指導。
“若不是老師傅們的‘傾囊相授’,我不會進步的這么快,還拿到‘優秀見習生’的榮譽!”曹雄凱興奮地說道。
其實,在峰煤焦化公司,像曹雄凱這樣的青年職工還有很多。該公司針對職工隊伍年輕化、生產智能化等實際情況,以激活青年人才創新創效潛能為目標,發揮骨干員工的“傳、幫、帶”作用,幫助新職工快速成長,在崗位上勵志成才、建功立業,激活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動力源。
該公司制定下發了《“導師帶徒”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導師針對徒弟的專業特點,制定專題培訓計劃,幫助新入職員工樹立職業理想、塑造職業道德、提高職業技能,盡快適應崗位、融入工作。
在剛剛結束的牛兒莊采礦公司第十八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采掘電鉗工”比賽中,師出同門的采煤區電鉗工趙彩兵和王增庫分別取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績。他們的師傅、礦上的“技術大拿”聶明友高興地說:“兩個徒弟好學上進,沖勁十足,這回算是出師了!”
該公司堅持師帶徒、導師制培養人才,深入挖掘培養了一批懂技術、肯吃苦的年輕人,確保了一線技能型人才后繼有人。
該集團為了進一步加快職工素質技能的快速提升,在各單位積極開展“師帶徒”活動,組織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老工人,將崗位技術、操作技能、絕技絕活傳授給新工人,進一步靈活培訓方式,拓展培訓途徑,加大培訓力度,千方百計提高培訓效果,為青年職工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搭建平臺。
“今天的實操考試,就是對你最近工作成績的考核,同時也是對咱們‘師帶徒’活動效果的一個檢驗!”近日,九龍礦職工組織開展了“師帶徒”理論+實操考試。
該礦以“拜、學、爭、建”活動為載體,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組織有豐富崗位操作經驗的員工與技術操作水平相對較低的青工結成師徒對子,讓青工在干中學、學中干,努力提高綜合技術素質。各班組紛紛結合工作實際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活動——生產準備區組織班組60余名青工簽訂了“師徒合同書”,采煤一班將崗位教學和集體學習緊密結合,機電班設立了青工拜師學藝專項獎勵,將師徒對子的出勤和幫教效果每季度合并考核,優秀達標的師徒還可領取“最佳師徒”獎勵,調動了青工學技術、學業務的積極性。
羊東礦全面實施職工素質提升工程,使“師徒制”成為培養技能型人才、提升職工素質、鍛造崗位能手的有力舉措。
“楊師傅,如果開關不啟動怎么處理?”“首先用萬用表檢查啟動回路,看看到底是哪個點不啟動,逐一排查?!痹谠摰V實操培訓基地,“師傅”正在為“徒弟”講解機電設備排查故障方法。
該礦根據專業、崗位特點,將有崗位工作經驗、技術水平高、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豐富、有傳授能力的“首席技師”、工程技術人員、班組長、有工作經驗的老師傅聘用為導師,把剛剛從業的職工作為培養對象。
“徒弟成了才,我們當師傅的非但沒有‘餓’著,還能獲得相應的獎勵,何樂而不為呢?”看著自己一手帶出的徒弟如今成長為機電崗位上的主力,綜采一區技術大拿王礦生欣慰地說道。
該礦不斷完善師徒考核激勵機制,對徒弟業務技能學習情況和師傅教學方法成效實行“雙向考核”、跟蹤管理、定期檢查,激發職工學技能、提素質的積極性。今年以來,共計85對職工簽訂師徒協議,已有56名“徒弟”在本職崗位上“挑起大梁”。
(峰峰集團新聞中心 胡曉麗)